查看原文
其他

李开复“口误”吓坏科技巨头,人脸数据泄露有多可怕?

21Tech 2021-04-12


李开复“口误”引发公众对个人数据安全的关注,随后,三方火速表态澄清。


9月12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在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上表示,曾在早期帮助旷视科技公司找了包括美图和蚂蚁金服等合作伙伴,让他们拿到了大量的人脸数据,并在随后的摸索过程中找到了几个有价值的商业化方向。


蚂蚁集团:未与李开复先生有过接触


对于李开复的上述言论,蚂蚁集团首先作出表态:我们关注到李开复先生在公开场合提及蚂蚁金服和旷视科技的合作,我们需要澄清的是:


1、蚂蚁集团在与旷视科技合作事宜上从未与李开复先生有过接触;


2、蚂蚁集团从未提供任何人脸数据给旷视科技,双方过往合作仅限旷视科技授权其图像识别算法能力给蚂蚁单独部署和使用,不涉及任何数据的共享和传输。目前双方已无相关业务合作;


3、我们再次重申,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蚂蚁的生命线,遵守法律法规、遵循用户明确授权原则和最小化原则,是我们采集、留存和使用数据的三条红线,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违背。


李开复:口误,深感歉意


在蚂蚁集团澄清之后,李开复在微博发文就关于演讲内容提及旷视科技早期和美图、蚂蚁金服的合作,做出说明:


1)初期我曾经建议并帮助旷视团队寻找更多应用合作伙伴,以增强技术水平,提升模型识别率。


2)合作中,旷视提供AI技术给到合作方,我理解数据一直存在客户服务器中,不涉及任何数据的共享与传输。


3)我的口误,给三家公司带来困扰,深感歉意。


旷视科技:我们不掌握个人信息


很快,旷视科技官微也回应李开复口误称,我们关注到网上报道李开复先生提及旷视的言论,我们需要声明的是:


1)在客户合作的过程中,旷视始终尊重并致力于协助客户确保数据安全。我们不掌握,也不会主动收集终端用户的任何个人信息,这是我们的一贯原则。


2)数据安全是人工智能企业的立身之本。旷视一直高度重视“数据隐私安全保护”问题,并已在企业内部制定、实施了完善的数据隐私保护制度。


旷视科技与阿里系

公开信息显示,旷视科技成立于2011年10月,注册资本3000万元,是一家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行业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研发了人脸识别技术、图像识别技术、智能视频云产品、智能传感器产品、智能机器人产品。


在去年8月向港交所提供招股书以来,旷视科技一直被认为AI领域的“独角兽”之一。招股书显示,阿里系是旷视科技的大股东,三个创始股东持股比例经过多次融资后高度稀释,用同股不同权的方式来掌控公司。


淘宝中国间接合共持有已发行在外股份的14.33%,蚂蚁金服透过全资子公司间接合共持有已发行在外股份的15.1%。从股权上可以看出,旷视科技和阿里系捆绑在了一起,两者在业务上也合作紧密。


不过,去年5月份,据天眼查显示,旷视科技做过一次股权变更,联想、创新工场及蚂蚁金服旗下公司退出该公司股东行列,李开复、蚂蚁金服韩歆毅、王明耀、唐文斌及杨沐退出董事行列。


迄今为止,旷视的IPO仍然悬而未决。截至目前,旷视科技已经完成了9轮融资,总计融资金额达到13.5亿美元。


此外,2019年10月8日,美国商务部将28家中国公司加入实体清单,其中也包括旷视、商汤等多家AI公司。不过,旷视科技主要业务在中国,国际业务尚处试水期,目前有10%的收入来自海外,主要来自东南亚。


创新工场


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创办于2009年9月,为国内的创业投资机构,深耕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消费和互联网等领域。创新工场目前共管理四支美元基金和三支人民币基金,总规模约150亿人民币。


据创新工场官网显示,创新工场所投资的项目中包括此次提到的旷视科技和美图公司。



旷视科技上市之路悬而未决,不过美图公司自上市以来股价持续大跌。公司2016年底上市,发行价为8.5港元,上市之后一度飙涨至23.05港元。但截至最新收盘,美图公司股价报1.57港元,相比于发行价跌幅已高达81.5%。



人脸数据泄露有多可怕?


想当年 iPhone X 刚刚推出人脸识别解锁时,网民们都在警惕人脸的安全,声称外出行走要戴上“脸基尼”,以防信息泄露。但如今似乎没人再提起这茬了。


前段时间,美国有一款名为 Twinning 的爆款应用,用户只需上传照片,就能通过人脸识别找到与其容貌最相似的明星。但就是这款应用,发生了非常严重的信息泄露。



在 Twinning 的网站代码中,可以直接找到云服务器地址,进去后就能直接看到用户实时上传的信息流。现在在谷歌搜索中,还能看到不少泄露出来的照片。



  • 人脸数据泄露会怎样?


公众号“脑极体”分析,正常化的人脸扫描,或许不会伤害谁。


像 Twinning 泄露用户照片,这种程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杀伤力也就和有人手贱将你朋友圈里的自拍发到微博上差不多。


那么,会不会有人收集了我的人脸数据,去破解我的支付宝账号呢?


从技术上来看,大多数人脸支付、人脸安防都具有活体检测功能,很难通过照片去破解。即使是通过 3D 打印人脸面具来破解,也需要完善的 3D 结构光脸部扫描才能生产出足以对于人脸识别的面具。


只要用户没傻到对着来路不明的人脸识别应用摇头晃脑,基本也不会有相关数据流出,而且大多数应用和服务也不是光靠一张脸就要让用户付费。


这些人脸识别应用会不会把我们的人脸照片卖给数据公司,用作训练 AI 的「肥料」呢?


这种情况最有可能发生,但问题在于人脸根本就不是什么非常稀缺的数据,大多数人脸识别应用所收集的毫无标注的数据,对他们作用不大。


所以,虽然人脸泄露很容易发生,但人脸泄露带来的后果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可怕。



图:图虫

真正的可怕或许在未来。“脑极体”分析,长远来看,人脸数据的泄露所带来的隐患基本在于两点。


第一是人脸 3D 数据的获取。


现在手机中的 3D 结构光普及程度还不够高,但长远看来 3D 结构光应用越来越广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这时人脸识别应用获取的就不再是一两张简单的照片,而可能是金融级、安防级 3D 人脸数据。如果这些数据泄露给不法分子,可能就真的会让 3D 打印面具破解人脸识别的情况大范围出现了。尤其是人脸这样具有唯一性的生物信息,一旦被复制后会给个人用户带来很大的麻烦。


第二是人脸与其他数据标签的关联。

随着刷脸应用的越来越广,人们需要警惕的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人脸与各种数据标签相关联。举例来讲,一些爱好测试类的应用很可能推出一些看似无害的小程序并与人脸识别相结合,不知觉间用户的人脸信息和兴趣标签可能会被打包出售给商家。下次走进一家商场时,售货员可能从监视摄像头中就能看到你的喜好。

  • 如何预防人脸数据泄露?



简单来说,如果想保护自己的人脸信息,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小公司出产的美颜、人脸测试、皮肤测试等等硬件产品或 App、小程序等。各种和商业挂靠的刷脸支付、专柜扫描检测皮肤,也可以先放一放,等待行业进一步规范后再进行。尤其是手机中有 3D 结构光功能的用户,更需要对相关产品谨慎对待。


但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类,我们的脸不管怎样都时时暴露在各种设备下。在技术的风险下我们天生就是弱势群体,只有当我们自己意识到人脸安全的问题时,才能推动产业端的规范化。




来源:腾讯财经、e公司、腾讯《深网》、脑极体(ID:unity007)





往期推荐


明年起,华为手机全用鸿蒙2.0!余承东:没人能够熄灭满天星光

外卖员成“高危职业”,饿了么:你愿意多给我5分钟吗?网友吵翻了

猎游成“猎色”?起底陪玩APP涉黄生意经:可裸聊、线下出台,多为未成年人

观星自拍、晒游戏、教作业…马化腾在腾讯微博说过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